親朋好友聚會少不了飲酒,這對心臟健康極為不利。近日,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》刊登新研究發現,飲酒對房顫患者而言,更是百害而無一利,甚至會增加致死風險。
這項研究由澳大利亞阿爾弗雷德心臟中心組織完成,數據分析顯示,飲酒會以劑量依賴方式增加房顫風險;颊呙恐茱嬘7~10杯含酒精飲料,會導致房顫風險增加10%,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25%,飲酒后2小時內死亡風險增加2倍。而且,5%~10%的新增房顫病例與飲酒有關,65歲以上人群中,與飲酒有關的新增房顫病例多達63%,即便適度飲酒也可能誘發房顫。每天多喝一杯酒,房顫幾率就會增加8%。迄今尚未發現房顫患者的安全飲酒底限。
研究負責人沃斯科博因克博士分析指出,大量飲酒容易誘發急性心律失;騻鲗д系K(房顫最常見)。酒精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細胞,影響自主神經功能,更容易誘發房顫。另外,酒精具有利尿作用,會導致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,進而導致電解質紊亂及心律失常。酒精代謝物乙醛對心臟具有毒性作用。因此,患者應盡早戒酒,否則該病預后更差,會導致嚴重心肌炎、瓣膜病及死亡。
轉載請注明本文網址:http://www.shinkolab.com/yangsheng/201911/03-376048.html(責任編輯:落葉)